本文標題:"鑄件表面觀察金相顯微鏡哪有賣"
發布者:yiyi ------ 分類: 行業動態 ------
人瀏覽過-----時間:2012-11-8 5:1:10
流動和凝固是鋼液在澆鑄過程中的兩大重要輸送現象,會直接影響鑄胚的品質。鑄模內鋼液的流動模式將直接影響非金屬介在物的去除效率及夾渣的產生,而鑄模內的熱傳模式則會影響鑄胚縮孔及偏析的生成。因此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澆鑄過程中的流動、熱傳及凝固現象,有必要經由理論的探討,建立一套完整的數學模式,藉以尋求最佳的操作條件。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溷合連體模式為數學理論基礎,加入能量守恒及動量守恒之觀念,再配合VOF數值分析技術,建立澆鑄過程中之流體流動、熱傳及凝固現象模擬之架構。其結合計算流體力學、雙相流、熱傳學及凝固熱傳和界面處理技術,來探討金屬模鑄造制程中,鋼液在不同的冒口邊界條件、澆鑄速度及冒口方桉設計下,其凝固模式的變化,以改善鑄件最后凝固位置,預防縮孔的產生。在連續鑄造過程中,探討注嘴角度設計、澆鑄速度及鑄嘴浸入的深度對鑄模中鋼液流動模式、自由液面波動情形與捲渣的影響。
由模擬的結果發現,在金屬模鑄造過程中,冒口頂端之鋼液假設為與外界空氣接觸時,其最后凝固區會發生在于鑄件中央的位置,因此鑄件之中心處可能發生縮孔的現象。若假設冒口頂端之鋼液與外界絕熱時,可看出最后凝固區有往冒口處移動的現象,此對縮孔有進一步的改善。當加了發熱劑后可使鋼液最后凝固區移至冒口處,使縮孔不會發生在鑄件內部。在不同的冒口設計方面,使用縮短且加寬冒口并減少冒口體積之方桉設計,可有效地將最后凝固位置移向冒口的范圍內,可避免縮孔發生在鑄模內的情況。
在連續鑄造過程中,由模擬的結果發現,澆鑄速度為1.2 m/min,注嘴浸入深度0.26m,注嘴出口角度+15°時可得到最佳結果
后一篇文章:鋁含量高的區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金屬間化合物 »
前一篇文章:« 鑄造工業 金相顯微鏡廠商,球墨鑄件表面檢查顯微鏡
tags:技術,金相顯微鏡,上海精密儀器,
鑄件表面觀察金相顯微鏡哪有賣,金相顯微鏡現貨供應
本頁地址:/gxnews/323.html轉載注明
本站地址:/
http://www.xianweijing.org/